西征背景

1204年春,成吉思汗用兵乃蛮部,纳忽崖一战,粉碎了乃蛮部太阳罕自诩为不可战胜的童话。首领太阳罕被杀,人口众多、势力雄厚的乃蛮部在短短的一天一夜之内就易主了——成吉思汗统领了乃蛮部的生灵。

太阳罕的儿子屈出律侥幸得命,忙不迭地四处逃命。成吉思汗为斩草除根,立即派人追杀,跟随屈出律的士兵陆续为蒙军所杀,屈出律九死一生,逃到了西辽,投奔西辽国王直鲁古汗。

西辽是辽国皇室后裔耶律大石建立的国家。当日金灭辽以后,宗室耶律大石领着几百人马逃亡于各地,后来经过苦心经营,建立起了东起戈壁、西至阿母河的西辽大帝国。

当年耶律大石在位时,西辽也堪称一大强国,河中、回纥、花剌子模等国陆续归附,耶律大石倒也建立了一份霸业,西辽帝国很是威风了几十年。时过境迁,帝位传到直鲁古汗(世称古儿汗)手里时,虽然仍旧“拥有大量军队、武装、人民、侍从”,但国势已今非昔比了。

屈出律投奔到古儿汗帐下,古儿汗很同情他的遭遇,同时也希望屈出律能为他效力,于是不仅收容了他,还招他做了附马。命运的大起大落,屈出律应该是深有感触了。

不久,原来臣服了西辽的回纥等国羽翼已丰,纷纷叛乱,古儿汗年岁已高,不愿再理朝政,就将所有大权尤其是兵权交给了屈出律。

屈出律本来就人品低劣,兵权到手,更是如虎添翼,他并无心平乱,反而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乃蛮部虽为成吉思汗所降,但部众尚存,屈出律既已掌握了西辽的大权,恢复祖业的梦想又在他心中升起。

成吉思汗出兵伐金,屈出律自以为找到了招集乃蛮旧部的好借口,暗中派人潜入成吉思汗的属地,聚集旧部人马。逐渐地,各路乃蛮残部纷纷来投,再加上手上已经在握的西辽兵权,屈出律的军队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壮大。

待古儿汗觉出屈出律的野心时,屈出律早已不把他放在眼里了,日日想的,是篡夺汗位,以恢复乃蛮部的祖业。机会来了,花剌子模国国王摩诃末窥西辽已久,准备伺机进攻,屈出律探听到这一消息后,马上派人出使到花剌子模国,和摩诃末达成了反古儿汗的统一阵营。

这一切,古儿汗都尚不知晓,但屈出律的勃勃野心,却是不能不防的,于是他征召撒麻耳干的奥斯曼等加强防备,奥斯曼不仅不防屈出律,反而和屈出律、摩诃末联合起来,商定反辽大计。

不久,屈出律、摩诃末、奥斯曼共操反辽大戈,古儿汗三面受敌,虽据死力争,但敌方势力太强大,终于没能保住祖业,西辽广阔的土地,富饶的资源,西辽历代帝王几十年聚敛的财富、军队,全落入了叛贼之手。

汗位坐定,屈出律开始筹划他的“大业”。先后派兵攻取合失合、忽炭等原来西辽的属国,强迫当地人放弃回教,而改信乃蛮人的基督教和佛教。当地人民不接受这一无理的要求,仍然虔诚地信奉着他们的回教,屈出律恼羞成怒,竟下令钉死了他们的宗教首领阿剌丁·马合谋。金国各种矛盾随之激发,回教人民对屈出律恨之入骨,祈祷真主铲除这一恶魔。

也许是他们的苦难感动了上天,也许是他们的怒火蔓延到了成吉思汗耳边,1217年,成吉思汗派哲别、术赤等率几万精骑前去攻打屈出律。昔日手下败将,今日攻来仍然得心应手。屈出律一听蒙国来犯,早吓破了胆,没做什么抵抗就四处逃窜。成吉思汗这回是绝不会放过屈出律的了,屈出律逃到哪里,蒙古精骑就追到哪里,最后在撒里黑昆城,哲别斩下了屈出律的头,悬首示众。蒙古大军一片欢呼,当地民众也竟相奔走相告,这一消息让他们扬眉吐气,振奋不已。

哲别向当地民众宣布,任何人都可以信奉自己的宗教,别人无权干涉。当地民众因此对蒙古很是敬仰,干脆统统归服了成吉思汗。西辽国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

花剌子模国

花剌子模国,原来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是一个中亚古国。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对外展开了疯狂的扩张战争,征服了中亚西亚地区,领土东北扩至锡尔河,东南扩至印度河,北至咸海、里海,西北至阿塞拜疆,西临巴格达,南望印度洋。到其国王摩诃末时,已是国富民强,成为威名远扬的中亚大帝国,其实力,就是成吉思汗也未必能及。

花剌子模国,人口众多,其中商人的比重很大,蒙古人称其为“撒儿塔兀勒”、“撒儿塔”,就是“商人”的意思。花剌子模人经常去各地经商。

当年西辽国势强大,花剌子模国不得已向西辽俯首称臣,摩诃末即位后,势力逐渐壮大,他打退古耳人的入侵,攻占了巴里黑、也里等许多城市,迫使古耳朝算端臣服,摩诃末的势力在东征西讨中逐渐壮大起来,成为回教世界最有力量的统治者。

屈出律起兵反辽,他趁机插入一脚,摆脱了西辽的控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国势强大了,国家独立了,国内的矛盾就摆上了摩诃末的议事日程。

首先是宗教信仰的问题。摩诃末属于伊斯兰教的阿里派,与伊斯兰教的首领哈里发处于对立地位。“哈里发”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的意思,阿拉伯语为“代理人”、“继承者”,哈里发兼政教于一身,既是宗教首领,又是阿拉伯的国君。同时,对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有权发号施令。摩诃末自视国力雄厚,要求哈里发封他做“算端”,“算端”又称“莎勒坛”、“速里坛”等,是“国王”的意思。摩诃末向哈里发要求封国王,不过是想取得哈里发的承认,并进一步侵夺哈里发的大权,哈里发断然拒绝了摩诃末的要求,摩诃末索权不成,马上跟哈里发翻了脸,借故攻打支持哈里发的国家,引起了哈里发的极度不满,从此,摩诃末与哈里发之间的矛盾日趋白热化。

其次是母后专权。摩诃末的母亲秃儿罕可敦在摩诃末发展势力时,曾聚集各突厥部落,壮大了摩诃末的势力,摩诃末即位之后,给了她很多特权,因而她在国内很是专横,不仅大力蓄养自己的势力,而且还任意干涉摩诃末的政务,花剌子模国的大小事务,都要经她过问。她在世时,蓄养了一批突厥、康里势力,这股势力借着她的权势,在国内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她死后,这股势力仍然不听摩诃末的指挥,摩诃末对此十分恼火,但短期内仍无能为力。

堂堂花剌子模国,威震近邻,连成吉思汗对它都不敢轻举妄动,但其内部,却潜伏着不少尖锐的矛盾。

这就是成吉思汗四处扩张时,花剌子模国的局势。

通商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对花剌子模的情况略有耳闻。忙于征西夏伐金国,成吉思汗还未把对花剌子模国的问题列入正题。

1215年,花剌子模的使者来到蒙古大汗金帐,成吉思汗尽地主之谊,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表示愿与花剌子模国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并允许花剌子模国和蒙古通商。随后,为探听虚实,成吉思汗派出使者回访。

成吉思汗的使者向摩诃末转达了成吉思汗对他的问候,并献上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附上成吉思汗的国书一封。

成吉思汗在书中声称:“我对贵国势力之强、国家之大早有耳闻。我知道您统治的国土无边无垠我愿意与您修好。我会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来对待您。您对我征服中国之事应该有所闻吧!北方各突厥民族也被我所臣服。您应当知道我国将士如蚁之众,财富如银矿一样丰富,用不着觊觎他人的国土。我所希望的是两国臣民之间,友好往来,互通有无,相互通商。”

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对成吉思汗送来的财物倒是很感兴趣,但对此国书,却大为恼火,他自视为天下无敌,却被成吉思汗当作臣子,蒙古与花剌子模国两雄并立,优劣难较,成吉思汗却把双方的关系定为父子关系,怎叫摩诃末不恼怒?

摩诃末对蒙古使者大发脾气:“我花剌子模国之大,世人皆知,你们的可汗竟敢称我为子!他成吉思汗是什么东西,有几分兵力?”

蒙古使者见情形不对,马上委婉地说:“我们的军队不多,在装备上也不及花剌子模国,哪及您的神威呢?”

摩诃末怒火渐消,后在大臣们的劝告下,勉强和蒙使缔结了通商和约。但双方矛盾的伏笔却已经埋下了。

蒙古国与花剌子模国的商业交往正式开始了。蒙古人过游牧、狩猎生活,吃兽肉、穿兽皮,许多日用品都很缺乏,但他们拥有富饶的资源,成吉思汗的军队拥有无数的财宝,这都是花剌子模国所向往的。

花剌子模人以善于经商著称于世,此次得到这样一个广阔的草原市场,如鱼得水,双方的贸易日渐频繁起来。

为了保护两国的贸易,成吉思汗特地在商人来往的大道上设置了守卫(哈剌赤),并颁布命令:凡是进入他成吉思汗领地的商人,一律发给凭照,凡是有值得他受纳的货物,连同物主一起送到他成吉思汗那里去。

蒙古的金银财宝,源源不断地流入了花剌子模人的腰包;花剌子模国的铁器、手工制品、丝织品、布料等,也源源不断地补充着蒙古人的需要。

不久,成吉思汗的商队,从草原启程,前往花剌子模国购买物品。

这支商队由诸王、诸臣的侍从组成,共有450人,他们带去了大量金银、兽皮、驼毛织品等,希望能购买到花剌子模国的珍品。

这支宏大的商队到达花剌子模边城讹答刺(原苏联哈萨克境锡尔河右岸)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讹答剌城的守将亦纳勒术是摩诃末母后秃儿罕可敦的同族人,被封为“海儿汗”,意即“强大的汗”。

亦纳勒术受到过秃儿罕可敦的庇护,十分骄横,他见这么庞大的商队带着这么多的财宝来境,遂起了夺财杀人之心。他诬蔑这支商队名为行商,实际上是成吉思汗派来刺探消息的,遂将商队扣留了下来,夺去了他们的钱财,并报告给了摩诃末。

摩诃末不假思索,就承认了亦纳勒术夺财之举的合法性,并让亦纳勒术严加监视他们。亦纳勒术得到摩诃末的支持,更加无法无天起来,他不仅在蒙古商人面前大加辱骂成吉思汗,侮辱蒙古族人的人格,甚至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商人全部杀死。

成吉思汗派出的庞大商队,惨遭杀身之祸,除了一个牵骆驼的藏在骆驼群中侥幸得命外,其他人都遭到了亦纳勒术的毒手。

成吉思汗的通商计划失败了!蒙古国与花剌子模国之间的空气陡然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