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围住了,沈阳的卫立煌怕上“围城打援”的当,根本就没考虑派兵出来救援。这样,东北野战军主力基本上就无仗可打。无仗可打,对于军人来说是难受的,更何况这时关内战场正打得热火朝天。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沉闷之后,东北局认为还是应当南下作战,否则很难打开僵局。如果现在硬打长春,从卫立煌对长春的态度看,他不仅可能不救长春,还有可能按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提出的意见,将军队撤入关内。所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人于7月20日和22日连续向中央军委做了报告:“最近东北局常委重新讨论了行动问题,大家均认为我军仍以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毛泽东收到东北的电报后非常高兴,连连自语:“林彪终于要南下了。”

22日深夜,毛泽东在看了林彪等人当天的来电之后,立即复电东北局,表示同意。

毛泽东说:向南作战具有各种有利条件,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人孤悬在我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整个南线作战所证明。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早向南作战的计划。

南下,是一个行动方向。在这个大的方向之下,具体的战役目标如何确定就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和林彪又有了分歧。

用不少过去与林彪共过事的老同志的回忆录中的话说,林彪的脑袋是一个老天生来专门用于打仗的脑袋,他成天几乎就只想作战这一件事。对于现在大军要南下这一决策,他是想了好久才下了决心的。南下之后如何打,他也是想好了的。他不是要去打锦州,而是要去打更弱的义县、锦西、兴城、山海关,然后去打承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城市兵力不强,他脑海中一直有着那个长期难以抹去的四平攻坚战的阴影,不愿意在无把握的攻坚战中消耗力量,也不愿意在虽然有把握但是代价太大的攻坚战中去让部队受到太大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锦州本身有范汉杰的15万人,附近的华北傅作义有近60万人,加上沈阳的卫立煌也压出来(打锦州是封锁东北的大门,卫立煌集团要夺路逃生,必救锦州),我军就可能被夹击,被包围。作为统帅,他十分小心。这种小心是林彪指挥作战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说,在打响之后,他会不顾一切地抢时间,拼速度,将敌人咬死、撕烂。但是在打响之前,要他下决心,他却极度地小心翼翼,思之再三。可以说,这是他所倡导的“四快一慢”战术的“慢”字在他自己身上的具体体现。

毛泽东与林彪想的不同。在西柏坡村中的毛泽东综观全局,天马行空,有着林彪所远远不及的豪情壮志和雄伟气魄,他心中对于东北战场所主要考虑的是必须把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消灭,不能让这几十万军队入关增大华北与中原的压力,延缓解放战争的进程。毛泽东认为,100万东北大军完全有能力把55万敌军吃掉。这55万敌军不由东北野战军来消灭,又交给谁来消灭?所以,一方面,毛泽东给林彪多次去电,要求他安排打锦州;另一方面,毛泽东也部署华北野战军在关内给予配合,要杨成武和杨得志两兵团准备发起察绥战役,拖住傅作义,不让傅作义的力量有支援关外的可能,不要让林彪的压力太大。这叫“东北打,华北牵”。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毛泽东等中央的五大书记,在8月3日专门接见了聂荣臻和杨成武,做了具体布置。

为什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一直坚持要林彪打锦州?这一点只要我们打开地图就会明白。

辽宁西部和华北的联系有两条道,一条是通过朝阳到承德,这一片地区多数都是荒野和沙漠,不仅没有铁路,当时连公路也没有,何况又已完全被我军控制。国民党军队要想以大部队从这里通过是不可能的。

另一条就是传统的联系关内与关外的通道辽西走廊,北宁线从此而过,不仅有铁路,还有公路,有海港(这时秦皇岛和葫芦岛都还在国民党军队手中),是国民党军队特别是机械化部队进出的必经之道,也是当时取得补充给养的陆上唯一通道。锦州就正在辽西走廊的关键部位。从杜聿明、陈诚到卫立煌,都看清了这一点,都把控制锦州作为控制东北的关键来对待。如果我军能攻占锦州地区,辽西走廊就会被我军切断,东北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就没有了外逃之路,华北的国民党军队也不可能出关去支援。这样我军就可以在东北“关门打狗”。所以,对于整个东北战局来说,锦州就成了战略枢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然,敌方也明白这一点,我们想要“关门打狗”,敌方就要尽力把门撑开,或者开门出逃,或者对我加以反包围。打锦州,是一着妙棋,也是一着险棋,既要有关住大门的力量,在关上大门之后还要有让敌人打不开大门的力量。林彪绝不是不懂,而是怕力量不够,怕被两面夹击的敌军反包围。

就在8月3日毛泽东与聂荣臻、杨成武谈话,部署“东北打,华北牵”的任务时,杨成武曾有过一段很深的感慨,杨成武说:

毛主席日理万机,全国各个战场都需要他呕心沥血,真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既向部下交代任务,又为部下把执行任务的困难想透。他是那样了解情况,全国的各个战场就如同一盘棋,全在他的指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