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的在平津地区对敌人各重要据点实行“隔而不围”、暂时不要攻打敌人的重要据点的战略意图,在开始时期并不都能够得到各部队的完全理解和坚决执行的,前面提到过的东野二兵团打密云就是一例。更为重要的是,连林彪也曾经对此有所疑虑。

东野随林彪入关的部队最早到达冀东的是三纵和五纵,林彪在到达蓟县孟家楼之时,三纵和五纵也到了冀东的蓟县和玉田地区。既然部队已经入关,面前处处都是敌人,而且还有北平、天津等大城市需要我军去攻占,这时应当打一个漂亮仗才能使部队兴奋起来。所以,林彪想让三纵和五纵尽快地投入战斗。入关后的第一仗打哪里?

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林彪选中了北平西北部的南口,那里既是平绥线上的重要据点,又是长城线上的重要通道,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口的驻军是敌十六军的军部和两个师,也还值得林彪一打。

林彪是在12月7日早晨到达孟家楼的,当天晚上他就给军委发了电报,说是“我先头纵队之第五纵队,本日已进至蓟县,第三纵队已进至丰润以北及玉田一线。为保证确实歼灭傅作义全部及南口之十六军,我们意见以先到之第三、第五两个纵队立即经平谷与顺义附近,以五六天行程插到南口附近参加作战”。

有在夜间工作习惯的毛泽东在12月8日清晨接到林彪的电报,对林彪的做法深为不满。因为在东野入关之后应当如何打的问题上,早在11月26日和27日,毛泽东就已经给林彪去过两封电报,把平津战役初期的“作战计划大要”作了说明,特别是对“你们主力的第一个作战”任务讲得很清楚,是“在平津线上之廊坊等地”,是要“切断平津、包围唐山”。没有想到,林彪刚一入关,就要去打南口。

在考虑之后,毛泽东提笔给林彪发出了一封不短的电报,电报说:你们想以第三、第五两纵去打十六军,在全盘计划上是不妥的。现傅作义有14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集中北平、涿县、通县、顺义、南口区域(下花园、怀来之5个师未计在内)。

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不使这些敌人逃至天津,其方法是以4个纵队占领廊坊、香河之线,隔断平、津联系。只要此着成功,北平区敌人14个师即无法逃脱。……在平、津未隔断的条件下,如果你们除程、黄(按:指由程子华、黄志勇指挥的先行入关的东野二兵团)外再使用两个纵队去打南口的十六军,并把十六军消灭了,那就有迫使北平之敌早日逃至天津、塘沽的危险。……因此,你们应静候后续兵力到达,准备实行隔断平、津,包围唐山,歼击芦、塘之计划。

历史的发展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时的情况又颇为与辽沈战役开始时相似:毛泽东制定了全面的作战方针,林彪却不能接受,要与毛泽东顶牛。

当林彪得到了毛泽东批评他的电报之后,他并不准备接受,因为他认为他是正确的,他不会轻易地否定他的结论。

12月10日,由于西进支援平绥线的东野四纵在康庄歼灭了十六军的四个团,林彪又给毛泽东发电报说:“(一)十六军军部及四个团,本日10时已被我四纵在康庄附近全部歼灭。(二)已令三、五两纵全力向南口前进,抓住南口之敌和防止平敌继续北援,并在南口以南寻机歼敌。”

对于战局上出现的变化(康庄和南口距离很近,康庄在长城之外,南口在长城以内),对于林彪的这种主张,毛泽东做出了如下的极为简单的回答:“(一)同意五纵本日继续向南口附近开进。(二)三纵不应去南口,而应开至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三)十纵原地不动。(四)理由详另电。”

几分钟之后,毛泽东的“另电”到了林彪的手中,这就是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平津战场所做出的全盘考虑,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已全文引述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电文中,毛泽东既坚持了自己的正确方针,做出了全盘的安排,又吸取了林彪的主张中的可取之处。他命令五纵“本日仍继续西进”,但不是去打南口,而是去“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他坚持“三纵决不要去南口”,是因为要三纵去北平东面,“从东北威胁北平”。因为这时东野要尽快完成“隔”的任务,是去“威胁”,而不是急于消灭敌人和急于去攻占敌人的城市。

为了便于平津前线军事行动的统一指挥,就在发出《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的当天,毛泽东又为中央军委起草了一份重要的电报,发给东野的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华北军区的领导人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赵尔陆和中共中央华北局:

东北我军正陆续入关,攻击平、津、张、唐诸敌之作战业已开始。这是一个巨大的战役,不但两区野战军应归林、罗、刘、谭统一指挥,冀中七纵及地方兵团,亦应统一指挥。望华北军区即令七纵及冀中军区(按:当时的华北军区七纵和冀中军区是一套领导班子,司令员是孙毅,政委是林铁)与林、罗、刘、谭接通电台联系,向林、罗、刘、谭报告情况,接受任务。冀中军区并应派员到蓟县林、罗处接洽,华北军区、华北局亦应派员去蓟县将平、津情况,准备接收平、津的干部配备,及管理平、津的各项政策告知林、罗,同时加强电台通讯,使林、罗知道华北所准备的一切重要事项。

由于毛泽东在《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一文所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和精密细致,林彪不得不接受毛泽东的意见,按毛泽东的意见办事。于是,当东野大军全部入关之后,林彪就按毛泽东的部署指挥着各纵队分为左、中、右三路,迅猛地插入各大城市之间,对敌人进行分割、阻截,进行“隔而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