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撤出延安后,一直往东进发,先后辗转刘家、瓦窑堡,同先前到达的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叶剑英等会合。1947年3月25日夜,中共中央机关转移到清涧县枣林沟。

3月26日夜,中央书记处召开紧急扩大会议,讨论党中央是继续留在陕北,还是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的问题。会上,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争论也很激烈。

争论最后结果5个人分成两班,一部分坚持陕北,一部分过黄河。

大家一致赞成。最后毛泽东拍板,刘少奇、朱德和一部分中央委员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以刘少奇为书记,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党中央的精干机关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叶剑英、杨尚昆等人率党中央及中央军委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到晋西北统筹后方工作。

3月27日下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出发,东渡黄河。随中央工委一起行动的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办公厅、党校,以及《解放日报》等单位。

各个机关分批走了之后,枣林沟顿时冷清了下来。留下来的机关和警卫部队,进行了轻装整编。中共中央机关编为4个大队;警卫部队编成一个手枪连,成立了司令部,称为“三支队”,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纵队司令,陆定一任政治委员,叶子龙任参谋长,汪东兴任副参谋长,廖志高任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倡议:部队有了代号,我们也应有个代号,以便保密。毛泽东表示同意,并给自己取代号为“李得胜”,意即撤离延安一定取得胜利。周恩来取代号为“胡必成”。浙江口音中“胡”和“务”读音一样,意即革命事业务必成功。任弼时的代号取为“史林”,系司令的谐音。任弼时有斯大林式的胡子,也爱用大烟斗抽烟。因此,用“史林”为代号颇为形象。陆定一的代号取为“郑位”,也像政委的谐音了。从此,在陕北就出现了一支神秘的“昆仑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