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作战,八路军与日军进入“扫荡”与“反扫荡”状态。

10月下旬,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也就是在八路军破袭战中遭打击最惨重的旅团,派岗崎大队600人进犯八路军总部的水腰兵工厂,进行“扫荡”。

水腰地处太行山脊黎城县的黄崖洞岩谷中,四面险峰环抱,只有南面绝壁有一天然裂缝,可以容人出入,所以起名叫“瓮屹廊”。一年前,朱德、彭德怀八路军领导人亲自察看地形,把总部的军械所迁移至此。为建设自己的军事工业,朱德、彭德怀等人对这个兵工厂,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

为对付敌人扫荡,彭德怀派总部特务兵坚守,以一个连的兵力把守瓮屹廊。得知岗崎大队竟不费吹灰之力进入我这个军事重地,彭德怀勃然大怒,亲自追查原因,下令以军法处决了未经抵抗擅自撤守的连长,并命令部队准备作战。他要亲自惩罚这股敌人。

29日下午,从黎城回武乡的彭德怀,看到一路上被日军“三光”后血淋淋、空荡荡的村落,一面骑马飞走,一面咆哮:

“……杀人放火,还了得!坚决消灭之一路敌人!”

此时,敌人就在蟠龙、关家垴附近宿营,而129师的陈赓旅、薄一波的决死1纵队一部也在关家垴附近集结。彭德怀当天晚发令歼敌:

——刘伯承、邓小平指挥386旅、10旅各一部;

——陈赓指挥386旅一部,决死1纵队25团、38团各一部;

——彭德怀亲自指挥山炮连。

30日晚,日军突然以一个中队攻占了关家垴西南之凤垴顶高地。第二天晨,总攻开始,激烈的战斗同时在关家垴和凤垴顶展开。在关家垴,129师冒着敌机的轮番轰炸扫射,迅速突破日军防御阵地,经多次白刃搏斗,将日军大部歼灭;凤垴顶的敌人组织猛烈的侧射火力,严重威胁着关家垴的攻击部队,129师被迫增兵猛攻凤垴顶,一天连续10次猛攻,未能奏效。又有2000多日军赶来增援。

就在这时,彭德怀与刘伯承、陈赓之间,由于在如何打敌问题上产生分歧而发生争执。陈赓建议用八路军擅长的伏击战术来歼敌,以减少部队的伤亡,彭德怀没有采纳,并派人前去说服陈赓,要敢于啃硬骨头。刘伯承则打电话给彭德怀,建议暂时撤围,另觅战机。彭德怀确实对日军有些恼怒,他一定要亲眼看着部队拿下关家垴,便对着电话,朝他一向十分尊重的战友咆哮:“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你129师的番号!”

按照老百姓的说法,这时血性方刚、性格暴躁的彭老总确实打红了眼。他的咆哮,使一向宽怀大度的刘伯承大为震惊,也十分气恼。

彭德怀说罢,把话筒扔在一边。

在刘、邓的指挥所里,刘伯承也把话筒一扔,生气地说:“这个彭老总,真拿他没办法!”

邓小平问:“下一步怎么办!”

刘伯承干脆答道:“服从命令!”

邓小平说:“我认为,该打这一仗!”

刘伯承不解地望着他的搭档。

邓小平解释说:“不打这一仗,政治上损失太大了!打仗嘛,说到底,是打政治仗!有些仗,看起来有便宜可讨,但政治上不利,有便宜也不能打!有些仗,明知道很难打,伤亡大,甚至要吃亏,但政治上需要打,那也非打不可!我看关家垴这一仗就属于这一类。”

刘伯承听着邓小平的“高论”,火气渐渐消了。

与此同时,在彭德怀前线指挥所里,左权也严肃地指出彭德怀对刘伯承的态度不好,彭德怀听了,心服口服,后悔不迭,说:“打完这一仗,我向刘老总赔礼道歉,他如果不原谅我,我就学廉颇去给他负荆请罪。”

这时,彭德怀接到情报,辽县、黎城几千日军援兵就要到了,如果日军援兵一到,后果不堪设想。彭德怀再次命令:必须在下午4时,向日军发起总攻。

部队再次组织对日军的进攻,血战至30日深夜,八路军终于顶住有飞机和大炮支援的日军,完全占领了关家垴高地的山顶,数十名残余日军,退缩到最后几个窑洞里。

第3天,为了解救关家垴残余日军,驻辽县、黎城、武乡等地日军三四千人分5路出动驰援,还有飞机十余架助战,结果又付出重大代价,才抢出一部分残兵和伤员。为了避免决战,部队在彭德怀的命令下撤出战斗。

战后彭德怀向刘伯承坦诚道歉,双方尽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