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周希汉说:“放他过去,我就不信堵不住黄维的部队。”陈赓道:“军中无戏言。”周希汉回答:“卡不住这个口子我提头来见!”

1948年11月,震惊中外的淮海大战打响后,国民党军黄维兵团受命东进,在兵渡浍河以后,发觉在浍河两岸东、西、南、北四面,都有强大的解放军压来。敌第18军第49师前锋刚进抵双堆集东南张圩子附近,就碰上了解放军东西两路合围的人马,只经过短时激战,49师1个师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此时,中原野战军1纵、2纵、3纵、4纵、6纵、9纵、11纵的各路人马,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大包围。淮海战役第2阶段围歼黄维兵团的歼灭战,乃正式开始。

周希汉此时仍是中野4纵10旅旅长,但他在淮海战役中同时指挥了10旅和13旅的作战。黄维兵团在浍河北岸撞上的就是周希汉的10旅。

进抵浍河南岸的蒋军是黄维兵团的第14军。军长名叫熊绶春。该军共辖两个师,即第10师和第85师,全军兵力共2万余人。

黄维在23日发现被围后,由往常的骄横自信,变为惊慌失措。他一会儿命令第14军守住浍河南岸,阻止解放军过河;一会儿又命令14军立即向东突击前进,弄得熊绶春一时进退失据,不知如何是好。

熊绶春正在进退不得之际,忽听浍河北岸解放军的炮火以排山倒海之势猛轰起来。随后,解放军大队人马,就像猛虎一般扑来,从对岸分成十几路,强渡浍河,也不搭浮桥,就从水里杀上岸来。

这时,正是11月天气,水冷风寒。从浍河北岸到南岸,要渡过6丈宽的水面。河水最深处,人可没顶;最浅处,也要齐胸。河底下还有1尺多深的淤泥,泥里长满芦根。人从水里前行,芦根扎脚绊腿。然而10旅的指战员在周希汉的指挥下,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勇敢地跳到水里,向南岸突击前进。

这时,南岸蒋军14军部队,没有想到解放军在如此寒冷天气里,竟然不用架桥,游水过河,冲杀过来。一时,蒋军惊得发呆,一个个措手不迭,纷纷溃退。我军乘机猛冲,一下子把熊绶春两个师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军长找不到师长,师长找不到团长,成连的蒋军在混乱中被缴了械。

一直混乱到天亮,熊绶春才把部队收拾起来,一清点,已经折去了一半,熊绶春无可奈何,憋了一肚子怨气,去见兵团司令黄维,报告失利经过。

哪知,黄维不但不检点自己指挥失当,反而痛斥熊绶春指挥无能,下令把熊绶春撤职留任,将功赎罪。

熊绶春有苦说不出,只好憋了一肚子气又回到自己军部,把残兵败将安置在李围子、杨围子、沈庄三个村庄,垂头丧气,待命行动。

周希汉的10旅及13旅在强渡浍河以后,乘敌人混乱之际,连夜直插双堆集以南大小王庄、小马庄、小周庄、李庄一线,同右邻第11纵队巩固厂包围圈,挡住了黄维东逃的去路。

到11月25日平层,黄维的12万人马,被中原野战军团团包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包围圈里。黄维兵团犹如钻进天罗地网,已经插翅难飞了。

黄维发觉自己被围,知道再拖下去,情势会更糟。于是赶紧调整各军位置,企图突围出去。

他命令自己的嫡系第18军在双堆集暂不行动,把双堆集东南几个小庄交给第85军第23师守卫,第85军军直属队和第110师放在野外宿营。黄维的这种做法,引起了第85军宫兵的愤恨。因为,85军放在18军的前方,等于当了18军的挡箭脾,特别是85军的直属师第110师,被放置在罗集附近野地宿营,成为第18军、第10军的屏障,这更加激起110师的愤怒。

这110师,原是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的旧部。“四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囚禁,西北军也全部编散。110师被蒋介石编入第85军,属吴绍周指挥,这个师经常受蒋军嫡系部队的排挤,官兵迫于环境,一直含恨在心。

我地下党员、110师师长廖运周见时机成熟,便决定举行起义,将队伍拉走,投奔人民解放军。于是在11月25日派他的心腹杨副宫,亲自到解放军中野部队进行联系。

这个杨副官进人周希汉所在的4纵阵地后,很快被护送到兵团部,见到了兵团司令员陈赓。他向陈赓报告说:“11月27日晨,黄维准备调动4个主力师,齐头并进,向南突围,企图与李延年、刘汝明协援徐州。第110师是左翼,廖运周师长决定趁此机会率部起义,定于27日清晨,把部队带过来。”

为了避免出现误会,杨副官请求解放军在左翼闪开一个口子,让开一条路,放110师过来后,再把口子封住。

陈赓安排杨副官休息后,立即召开纵队党委会议,分析研究如何处置这个意外事件。陈赓说:“我们的目的,是把黄维兵团围死,再逐步把它解决。110师却要求我们把封紧了的口袋放开一个口子,而且选定的时间,又是黄维准备作全线突围的时间。我想,我们万一口子一开,合不拢来,那么,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非同小可。”

当时在双堆集包围圈的南面,只有4纵4个旅的兵力,要抗住黄维4个主力师的突围,担子是相当重的。如果接受廖运周的起义,好处是一枪不放就减少了敌人1个师的兵力。坏处是如果廖运周的行动被黄维发觉了,乘廖师过来之际,倾全力突破我军的南边防线,那问题就大了。

放,还是不放?众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周希汉又是在不停地抽着他自卷的炮筒烟,他掐灭了烟头,说:“放他过去,我就不信堵不住黄维的部队。我和13旅保证能卡住这个口子!”

陈赓道:“军中无戏言。”

周希汉回答说:“卡不住这个口子我提头来见!”

会议作出决定后,当即电报请示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司令员,获得了批准。

11月27日晚,黄维再次召开作战会议,进一步确定突围方案。黄维说:“我已电告南京、徐州,趁我军吸引大量共军主力之际,要求徐、蚌友军迅速南北合击,如进展顺利,三路会师宿县还是大有希望的。当前最要紧的,是我军必须摆脱包围。明天我们突围时集中攻击一个方向!”说罢,他又把组织4个师的突围计划,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110师还是打头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黄维牺牲异己进行铺路。而廖运周却站起来说道:“我完全同意司令的计划,明天早晨用4个主力师向东南突围。我们110师决心用自己的身躯杀开一条血路!”

黄维表面上显得十分高兴,称赞道:“我一定在老头子面前为你请功!”

散会后,黄维还不放心。当晚,他又找廖运周谈了两次。他向廖运周一再叮嘱道:“本兵团明晨突围成功,全靠老弟了!”

黄维哪里想到,廖运周早已看清了蒋家王朝的末日临近,决心起义,已与解放军进行了周密的沟通。廖运周回到师部后,一面同已在解放军中的杨副官定好起义的时间;一面找来两个心腹团长交待起义事宜。当时商定,由廖运周在明晨带领师部冲在最前头,然后110师全部人马紧紧跟进,顺着解放军让开的一个缺口,迅速冲出去,实行战场起义。

11月27日早晨,黄维下令各军人马按计划突围。早上6时,经过一番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廖运周率领110师向刘庄方向集团“冲锋”了。

周希汉的部队迅速让出一条通路,让廖运周的110师迅速通过。

黄维一见大喜,连忙督令后续部队火速跟进。哪知,当110师刚冲过去,通路即被堵塞,随着一发信号弹升人天空,刚才还毫无动静的解放军部队突然间猛烈开火,把正在向东南方向跟进的蒋军后续部队,打个措手不及,顿时人仰马翻。

黄维在大队后边,不知前面出了什么,等到他明白过来,已经悔之晚矣。他慌忙命令部队后撤,可是有的部队已经被切割成数段,退也退不下来,只好一狠心丢掉了事。

这个出其不意的打击,使黄维损兵折将上千人。他恼羞成怒,随即命令18辆坦克、100多门大炮作掩护,向双堆集东南小李庄方向突围。

在一阵猛烈的轰击之后,黄维兵团以14军和18军的3个主力师为先锋,在从东到西6里宽的正面上,朝着周希汉的第10旅和第13旅汹涌冲击而来。

守在小李庄一线的是我第38团第1营,他们依托坚固的工事,当敌人进抵小李庄100多米时才一齐开火,子弹像雨点般倾泻于敌群,打得敌人纷纷栽倒地上。他们一连打退敌人反复十余次冲锋,杀得敌人尸横遍野。

一直激战到上午10点,国民党军仍是未前进一步。黄维简直气疯了,命令用排炮向小李庄进行毁灭性轰去。刹时,把个小李庄打成火海。

随后,黄维命令他的王牌团队从小李庄左边迂回过去,突破了刘庄阵地,使小李庄两面受敌。坚守在小李庄的着名的英雄营长张英才,对敌人的这一招早有防范,他高声叫道:“同志们,一定要坚守阵地,全歼黄维兵团,决不让一个敌人从我们阵地上跑掉!”全营官兵抱着同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同敌人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当敌人的坦克冲到面前,张营长沉着地发出命令:“让它过去!打步兵!”敌人坦克从我军的工事上压了过去,但敌人的步兵却被各种火力压制住了,无法前进。

正值此时,各连子弹快打光了,各连纷纷告急。张英才立即下令:“机枪打完了,打步枪,步枪打完了,打手榴弹,手榴弹打完了用刺刀!”他这番话激励了全营的杀敌勇气。

一场近战格斗开始了。守在阵地上的勇士们,一个个揭去手榴弹盖子,手榴弹像雨点般掷人敌群。手榴弹打完了,就上起明晃晃的刺刀,向涌进阵地的敌人刺杀过去。顿时,阵地前沿一片喊杀之声,一排排敌人被刺倒下去。

昏天黑地的厮杀从早晨6点打到下午4点,黄维可以说是用出了吃奶的力气,还是没有打开一条出路。

战后,张英才所在的1营被授予“钢铁营”的称号。

第2天,黄维又指挥人马向双堆集西南马庄冲击,指望杀开一条出路,他把飞机、大炮、坦克都用上了,还是白费力气。于是,黄维又向双堆集西面、北面、东面猛冲猛打,又厮杀了一天,四面都好像铜墙铁壁一般,打得黄维兵团精疲力竭,头破血流,依然冲不出去。

从此以后,黄维对于突出重围的指望,几乎完全破灭了。连“突围”两个字也不提了。他命令各军以双堆集为中心,在东西10里长、南北5里宽的包围圈里,加紧构筑工事,准备固守待援。

打垮了敌人的士气,该我军动手攻击了。

12月6日,周希汉指挥部队率先向包围圈内的李围子守敌发起攻击。

16时30分,进攻开始。我军3个炮兵群,20门炮,20个炸药抛物筒,实施排射轰击。炮弹密集地倾泻在敌人的工事上,炸药抛物筒发射的“飞雷”,抛掷到敌人的阵地上的爆炸声撼动大地,火光冲向蓝天。敌人的整个据点,笼罩在硝烟中。

战士们伏在离敌人只有40米远的壕沟里,听着头顶呼啸而过的炮弹,看到敌人阵地、工事、堡垒接连飞上天,禁不住连声高呼:“炮兵万岁!”

17时整,周希汉从电话里命令:“突击队员冲击!”

在10旅进攻正面上,10旅29团两个突击营的800多勇士,飞身跃出战壕,像一阵风从西北面冲向李围子。机枪、冲锋枪、卡宾枪、步枪的枪声响成一片;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的爆炸声冲向天苍穹,战士们的呐喊声回荡在空中。还没从惊恐中回过神来的敌人,没打几枪,便纷纷举起双手缴械投降。

过了一会儿,敌军似乎从最初的震撼中恢复过来,当我28团突击队3营冲到敌人阵地前时,遭到迎面扑来的2个连敌人的反击,突击队连长霍守义见状,大喊一声:“有种的,狠狠地打!”敌人集中火力向他扫射,霍守义中弹牺牲。

指导员张兴豪见状,怒火燃胸,他大吼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冲!”在共产党员带领下,战上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但敌火力太猛,连续三次冲锋都没未成功,150多人的连队,打得竟只剩下一个班的兵力。

战士们的心在淌血,他们发誓:“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冲过敌阵地!”第4次冲锋,战士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冲人敌阵地,全歼守敌,并乘胜向敌核心阵地攻击。

31团3营,此时也突入李围子村东南角敌集团阵地。在突击部队的掩护下,后续部队及时跟进,协同攻占了敌集团工事,斩断了敌人的西逃之路。

当我军全线突破了李围子敌人阵地,周希汉立即命令10旅各团:“逐倦逐壕搜歼敌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部队逐街逐房攻歼残敌,守敌1个师部和2个整团最终被全部歼灭。

从发起攻击,到解决战斗,仅仅用90分钟。90分钟,我军就歼敌5000人。

打下李围子,周希汉又率军攻打杨围子。杨围子,是双堆集东南最后一个据点,拿下杨围子,我军就可以直捣双堆集黄维兵团部了。

驻守场围子的是蒋军14军军部和所属第10师、第85师残部。14军是蒋介石嫡系部队,装备好,战斗力也较强。但在解放军的猛烈打击下,14军已丧失斗志,所据守的几个村庄,都一一被解放军攻占。最后,只剩下杨围子军部所在地了。

随着包围圈日渐缩小,14军军长熊绶春焦急万分,眼看着露天工事里躺满了伤兵无人管,上千匹的牲口大部打死在外壕,饥饿的蒋军士兵,用刀割马肉充饥,这一副山穷水尽的惨相,他悲不能抑,竟坐在掩蔽部里不时地掩面饮泣。他的参谋长梁岱,在浍河南岸溃败时,曾被解放军俘虏过。梁岱当时冒称军部的书记官,解放军就把他放了。释放时给他一封劝降书,要他交给熊绶春。熊绶春却执迷不悟,不接受投降,他指望凭杨围子四周的开阔地进行顽抗,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哪知他碰上了二野久经战火锤炼的勇将周希汉,区区开阔地挡不住周希汉的脚步。周希汉采用了“壕沟战术”。即在杨围子东面、北面、西面挖了许多条交通壕,逐日向杨围子逼近。

到了12月11日,周希汉指挥的部队在杨围子周围挖成了连接贯通的交通沟网,把熊绶春的14军围在中间动也不能动了。解放军准备攻击的突击队,可以自如地走到敌人阵地前面30米的地方,等候着攻击命令。

12月11日下午4时,对杨围子的进攻开始了。我军上百门榴弹炮、野炮、山炮、迫击炮的炮弹,就像下雨似地落入敌入前沿阵地和纵深阵地,整个杨围子成了一片浓烟火海。随着硝烟,我军突击队发起冲击。

在杨围子北面,“洛阳突击连”首先由北向南插进敌人前沿工事,趁着爆炸和手榴弹的浓烟,他们踏过敌人的碉堡顶,一直向纵深攻进去。接着,在杨围子东面和西面的突击队,也迅速攻人村内。敌人溃乱了,仓皇向西南逃走。而我军的炮火又及时延伸向西南轰击,逃敌又大部被截了回来,走投无路之下,只得缴械投降。

前后不过十几分钟,杨围子阵地就被我军全部占领。

我军炮火的威力和指战员的英勇,简直吓昏了敌人。许多蒋军士兵从打塌的工事里爬出来,扔下枪就跑了。有的撞见解放军,吓得跪地磕头,大叫道:“饶命呀!我们早就不想打了!”在扬围子最后一个碉堡里,七八个蒋军一见解放军到了,就跳起来高喊道:“欢迎解放军,你们不来,我们就困死了,你们救了我们!”

许多蒋军军官更有经验,当解放军刚打进村时,他们就收拾行李。等解放军打到掩蔽部门口时,他们正好赶上俘虏队伍,背起行李就走。什么也没丢下。

12月11日晚7点钟,枪声完全停止,14军的一行行俘虏,从交通壕走向解放军后方。

至此,黄维兵团继第85军完结后,第14军也宣告覆灭。

淮海大战结束后,周希汉当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他带着这支英雄部队又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后来又参加了广东战役、粤桂边围歼战,一直打到祖国的西南边境。1955年,周希汉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