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方面,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西南地理环境条件和西南敌情部署的特点,早在1949年5月23日发出关于向全国进军的指示中就明确提出:“胡宗南全军正向四川撤退,并有向昆明撤退的消息。蒋介石、何应钦及桂系诸敌正在做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的梦,而欲消灭胡军及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

9月12日,又进一步指示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对白崇禧和西南各敌均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

基于这样的方针,对第二野战军的行动又先后作了具体的规定: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归第四野战军指挥,担任大迂回任务,由赣南就势于10月出广东,而后再由广西兜击云南,彻底截断敌军逃窜国外的退路。第二野战军主力,待广州解放和国民党政府迁至重庆后,在第四野战军发起广西作战的同时,以大迂回的动作,取道湘西、鄂西,挺进叙府(宜宾)、泸州、重庆之线,直出贵州,切断胡宗南集团及川境诸敌退往云南的道路及其与白崇禧的联系,以位于宝鸡地区的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等部,在贺龙、李井泉指挥下,积极吸引、抑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待第二野战军将川敌退往康滇的道路切断后,即迅速占领川北及成都地区,而后协同第二野战军聚歼胡宗南集团,并迅速扩占全川。

为了领导西南的全面工作,建设西南,中共中央还决定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24人组成中共中央西南局,以邓、刘、贺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

按照中共中央、毛泽东的部署,第二野战军全军立即转入了进军西南的准备工作。

在中共中央军委下达进军指示的次日,刘伯承、邓小平就召集了第二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讨论进军西南的部署和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以及后勤工作等问题。会后颁发了《关于进军西南的指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在部队和全体指战员中立即开展三项工作:

一是进行进军必要性的教育。向大家指明敌人的残余力量还存在,企图垂死反抗,广大待解放的人民正热望人民解放军前去协助解放,全国各野战军的进军任务尚未结束。不继续进军,残敌就不能最后消灭,革命就不能彻底胜利。要发扬以往将革命进行到底教育的成绩,提高全军政治认识,鼓舞全军战斗意志,与各野战军共同继续进军,消灭残敌,解放全中国。

二是明确进军的目标。指明这次解放西南广大地区,解放7000万人民,以及西南在国防地位、军事、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意义。正确地介绍西南一般地理、交通、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情况。消除一切骄惰、怕苦、保守、松懈、厌倦等不良情绪。

三是大力加强进军的实际组织工作。在树立进军西南的光荣感和明确任务艰巨性的基础上,做好一系列的保障工作,包括走路、吃饭、穿衣、宿营、运输,保持部队健康,巩固部队情绪,争取沿途居民,团结兄弟野战军,熟练山地、河川作战,习惯西南生活等。指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实行科学分工和随时了解、掌握部队情形,严格督促检查工作,深入基层进行教育,与士卒同甘苦,以此来保证新的进军任务的胜利实现。

8月19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川黔作战的基本命令。命令规定:第二野战军主力(除第4兵团)的任务在于攻略贵阳及川东南,以大迂回动作,先进击宜宾、泸县、江津地带之敌,并控制上述地带以北地区。以使宋希濂、孙震及重庆等地之敌,完全孤立于川东地区。而后聚歼这些敌人,或运用政治方法解决之,以便协同川北贺龙部队逐次解决全川问题。具体行动分为3个步骤:首先,第3兵团以车运由浦口经徐州、郑州到武汉,再徒步至常德、江陵、枝江地区集结就补,第5兵团由上饶车运到樟树,再徒步经长沙至邵阳、武冈、湘潭线集结就补。其次,第3兵团攻取遵义、彭水、黔江线,第5兵团攻取贵阳。最后,第3兵团直出泸县、江津,第5兵团直出宜宾、纳溪,顺势迂回重庆,控制川东,完成南面兜击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