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徐永昌觉得西北军不可靠,估计贾景德也不会就此服输:“总司令”只是起登高一呼的作用,我们的同盟军多了,除了冯玉祥,还有李宗仁、白崇禧、刘文辉,乃至韩复榘、石友三、唐生智,哪一个不反蒋?

对这些“同盟军”,徐永昌同样觉得没有多少相助的价值和作用。说“李白”吧,虽然他们已在广西重夺政权,可是桂军实力与鼎盛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能不能打到武汉都很成问题,加上南北相隔如此之远,实在很难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

刘文辉是川军首领,这时势头也很猛,并且很早就开始派使入晋,与阎锡山商议共同反蒋。问题是四川连自己内部都没能统一,川军也从来没有走出过蜀中,刘文辉究竟拿什么东西来联合反蒋呢?

接着是韩、石,且不说二人起码表面上已投蒋,在郑州还预备对阎下手。就算他们又重新打出反蒋旗帜,以二人已经臭掉的名声,徐永昌也料定,“再过二三年,社会上就没有这两人的声音了”。

对于唐生智等人,徐永昌更是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唐生智已毫无实力,简直提都不用提。至于其他林林总总的杂牌军头或者说客,都不过是一些没找到饭主满处游飞的家伙,到处诳人骗钱而已,有哪一个靠得住?

徐永昌很恳切地对周玳说:“如果打起来,这个重担子就全要由咱们担起来,你看这个仗怎么打?我希望开会时你要力主不打。”

当天下午三点,阎锡山将徐永昌召至自己的机要室。徐永昌得知张学良已派代表来太原签字。

如果张学良肯联阎反蒋,徐永昌倒是觉得比其他同盟军都靠谱一些,因此他忙问张学良派来的代表是谁。得到的答复是邹鲁。

邹鲁是西山派成员,当然是反蒋的,可是徐永昌从来没有听说过他跟张学良有什么很深的关系,怎么能代表张学良签字呢?换成张学良的秘书长王树翰还差不多!

面对徐永昌的质疑,阎锡山嗫嚅着说:“此一时之志同,即可以道合,用不着有何深交。”说着他又反问徐永昌对反蒋的看法。

徐永昌说:“第一不要走打仗的途径;第二你如一定要打仗,不要与我商量作战的事,不要用我作指挥官。”

阎锡山听了很是不悦:“要你回来就是和你研究怎样打仗,就是要你指挥战事。你这样说,是不是你认为打仗必败?”

徐永昌直言不讳:“张汉卿(张学良)如来合作,胜败似未可知,否则必败!”

阎锡山听了半晌不语,在屋里绕了好一会儿圈子。他转而说只是要准备打仗,不一定就要打仗,如果徐永昌等将领有决心做出最后倒蒋的表示,仅需一个通电,不用打仗,老蒋也只好乖乖下野。

赵戴文已回太原,也参加了机要室谈话。此老头脑一向清楚冷静,对阎锡山的反蒋企图也绝不赞成,但是他刚刚与阎锡山一起经历过郑州之险,又在南京政府担当要职,说话便有些吞吞吐吐,态度不像先前那样坚决。

谈话无果而终。当晚十点,阎锡山秘密召开将领会议。他首先把蒋介石想用经济手段扼杀晋军的情况叙述了一番,接着说:“蒋介石实在逼得我们无路可走。现在各方面的代表都愿意倒蒋,我也有这个意思。次辰(徐永昌字次辰)你看怎样?”

徐永昌回答说:“我一来就和子梁(周玳字子梁)研究,这仗打不得。我并不是怕打仗,但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接着,他当着众将的面,将对周玳说过的不能打仗的理由又重新叙述了一遍。

通过机要室谈话,阎锡山其实已经知道了徐永昌的态度,他只是不甘心而已。沉默几分钟后,他说:“次辰,你说的也对,但是蒋逼得咱们没办法呀!”

徐永昌规劝道:“咱们可以另想不打仗就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阎锡山又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道:“次辰,我倒想出一个不打仗的办法——只有我出洋。”

徐永昌觉得这个主意不妥,问:“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阎锡山回答:“这容易,你们可先对付蒋,如果他逼得你们实在没有办法,你们可以投降他。”

徐永昌听了脸色全变:“总司令,你要这样说,你说打,咱就打吧。把我的话取消。”

阎锡山见状又道:“次辰,你不要着急,咱们慢慢再商量。”

第二天早晨,徐永昌找到周玳:“我看老总已经下了决心。你也不要再提了(指主张不打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