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游击战争,使日本将华北建为其战争后方基地,以推行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企图无法实现。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为了集中兵力“对共产军根据地进行毁灭战”,决心“对晋甫地区的中央军发动一次大兵力的作战,一举扫清黄河以北的中央军势力”,以便转用该地区的日军于专门对付第八路军,“迅速恢复华北的治安”;同时打击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因而在1941年春决定发动中原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称之为晋南会战,即中条山会战)。

中条山会战之前,日军第11军为抽出其第33师团转用于晋南,先发动上高会战。以2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兵力,于1941年3月15日由安义、万寿宫、原田街,分3路向上高进攻。其第33师团在19日突破第9战区第70军上富第三线主阵地后,即抽调转用于中条山方面,其第34师团会合独立混成第20旅,突破第74军官桥第三线主阵地后,继续向上高进攻。第19集团军以第74军固守上高、第49军和第70军分向日军左、右侧包围进击。激战至25日,日军退走,在守军追击、堵击下,损失甚重。中国军队获炮10门、步机枪1000余支,4月2日,又恢复原态势。

日中国派遣军为增加进攻的力量,除由武汉方面抽调第33师团至晋南外,又从苏州地区抽调第17师团至徐州接防,原在徐州的第21师团转用于晋南。参加进攻中条山作战的日军,由第1军司令官篠塚义男指挥,所属部队有:第21师团(田中久一)、第35师团(原田熊吉)、第33师团(樱井省三)、第36师团(井关仞)、第37师团(安达二十三)、第41师团(清水规矩)、独立混成第9旅团(池上贤吉)、独立混成第16旅团(若松平治)、骑兵第4旅团(佐久间为人)等共6个师团、3个旅团;总兵力约10万人。此外,为增加此次作战的空中力量,日本大本营于4月19日调关东军第7飞行团之轻轰作第32战队和第2飞行团之侦察第83战队配属第3飞行集团。第3飞行集团辖第1、第3飞行团,有轻轰炸第90战队、独立战斗第10中队、独立侦察第83中队和侦察直协第44战队,共有飞机约200架。

日军第1军根据1941年2月26日华北方面军治安肃正作战会议传达的本年度第1号作战计划,制订了进攻中条山的作战计划,其主要内容、作战目的是:歼灭黄河以北晋南、豫北地区的中央军主力,以确保华北之安定并给予重庆政权以重大打击。其作战指导是:彻底击灭张马、垣曲之线以西的中国军队,严重打击该线以东的中国军队。其兵力部署是:对中条山西部地区,以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分别由翼城、绛县并列南下,攻占垣曲、割断第5集团军与东部第14集团军之联系,并对第5集团军实施双重包围,以第36师团和第37师团分别由闻喜、运城从夏县以南并列东进,进行双重迂回包围,与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会合后,围歼第5集团军及第80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由平陆沿黄河北岸快速东进至济源,与东路的第35、第21师团在邵原会合,切断第5、第14集团军向黄河南岸的退路。对中条山东部地区,以第35师团和第21师团,分别由温县、沁阳并列西进,经济源、王屋攻占邵原,与独立混成第16旅会合,切断守军退路后,由济源至邵原的公路线北上进攻第14集团军。以第33师团由阳城南下,协同第35、第21师团对第14集团军进行南北夹击。协同作战的航空兵部队,主要配合西路部队的作战,作战开始后,从空中切断西安至洛阳的陇海路。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横亘黄河北岸,东西约170公里,南北50公里,东连太行山,太岳山,西接吕梁山,南屏渲关、洛阳,北控晋南,东控豫北。平汉、同蒲两铁路在其东西两侧。既是向华北进击的前进基地,也是实施敌后游击作战的基地。战略位置甚为重要。

1941年初,第一战区在黄河以北共有11个军,其中,4个军配置于太行,太岳山区,7个军配置于中年山区。这7个军的具体配置是:第8军(孔令恂,新编第27师、第165师)守备中条山西侧;第5集团军(曾万钟)以第3军(唐淮源,第7、第12、第34师),第17军(高桂滋,第84师,新编第2师),由左向右,并列守备垣曲,桑池之线以西地区(中条山西部);第14集团军(刘茂恩)以第43军(赵世铃,第70师、暂编47师)、第98军(武士敏,第42、第169师)、第15军(武延麟,第64、第65师)并列守备中条山北侧;第9军(裴昌会,第47、第54师,新编第24师)守备中条山东侧。中条山守军总兵力共16个师,约15万人。

当日军向中条山地区增调兵力时,中国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判断日军有进攻中条山区的企图,遂拟定了第一战区作战指导的3个参考方案:

第1案,主力向黄河南岸撤退,巩固河防;

第2案,乘敌集中未毕,制敌机先,以击破其攻势;

第3案,采取机动战术,变内线为外线。

4月18日,参谋总长何应钦在洛阳主持有第一、第二、第五战区高级将领参加的晋南会战作战准备会议。他指出:“中条山地位异常重要,如现三角地带一部为敌占领,则陇海路不独感威胁,且洛阳恐亦难保,而西安亦危。”同时认为:“晋南之敌,似将逐次夺取我中条山各据点,企图彻底肃清黄河北岸之我军,然后与豫东之敌相呼应,进取洛阳、潼关,以威胁我第五战区之侧背,或西向进窥西安。”20日第2次会议上,何应钦基本上采用军令部第2案的精神,对晋南作战作出下述指示:“为确保中条山,第一步,应相机以93军(刘勘,在太岳山区)由北向南,以27军(范汉杰,在太行山区)由东向西,与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地区,以恢复29年(1940年)4月前之态势。第二步,与晋西军及第二、第八战区协力,包围晋南三角地带之敌而歼灭之。最低限度亦须能确保中条山。”

4月28日,军委会军令部判断日军有由沁阳、济源及横岭关、皋落镇公路进攻垣曲之企图,军委会于5月2日令第一战区加强中条山阵地工事,破坏、阻塞主阵地前的道路;先发制敌、以一军向高平、博爱,另以一军向闻喜、侯马、夏县采取攻势,以击破敌之攻势。令第二战区晋西部队向同蒲路,第五战区汜东部队向陇海路各当面之敌进行牵制。第一战区于5月3日决定作战方针:为打破敌之进犯企图,制敌机先,积极实施游击,以粉碎敌之攻击准备及兵力集中,随即分令各军以一部向当面之敌游击,但各军的出击部署尚未完成,日军已开始进攻。

日军航空兵首先发动攻击,于1941年5月6、7两日,轰炸西安、咸阳、潼关、郑州等地,并炸断陇海铁路。5月7日晚,日军按计划以分割包围和向心攻击,向中条山发动进攻。

西部方面。日军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分由西桑池(第5和第14集团军结合部)、横岭关附近向垣曲方向进攻。守军第43军与第17军协力抵抗,激战至8日晨,阵地被突破。日军于当晚攻占垣曲,中条山守军遂被分割为东、西两部。日军第36、第37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6旅团,分由夏县以北、以南向中条山西侧守军进攻,主突方向为第3军与第80军之结合部。8月凌晨,张店镇附近阵地被突破,日军迅速向守军后方渗入。第15集团军各军被迫退守秦家岭、望原等第二线阵地。9日4时,日军一部已迫近第5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马村。司令部遂东移至涧南沟,当即收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电话:“本部已派兵2团,在五福涧以北高地占领桥头堡阵地,并征集渡船10余只。不得已时,各军应逐次南移,在五福涧渡河。”但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的先头部队已于9日晨进至五福涧,由河南岸派来之第14军第85师的2个团,与日军激战至10日晨,被迫退回河南岸。此时,退守台寨附近的第80军已与日军苦战2日,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文祀等,均已壮烈牺牲。第80军残部于11日夜渡至黄河以南。至此,第6集团军已被完全包围,南渡黄河的迟路亦被切断,陷于苦战之中,处境危殆。于是以团为单位,多路向北、西方向敌后突围,第3军军长唐淮源因无法突出,于12日自杀,其第12师师长寸性奇于15日阵亡。第98军于15日向北突围至太岳区。曾万钟率第3、第17军及第94师残部,陆续通过日军封锁线,西渡汾河、黄河,辗转到达洛阳、新安一带。

东部方面,5月7日晚,日军第21师团及第35师团(配属骑兵第4旅团),分别由沁阳、温县地区向防守东方正面的第9军进攻,激战至8日8时,日军第35师团突破第54师阵地占领孟县,尔后,与第21师团合击济源。当夜,日军攻占济源。第9军退守封门口既设阵地,留一部在大岭头侧击敌人。由于西路日军第41师团已于8日晚攻占垣曲,独立混成第16旅一部继续沿黄河北岸东进。卫立煌因河防空虚,急令第9军主力由关阳渡口撤至黄河南岸担任河防,留一部兵力迟滞日军,掩护第14集团军的后方。10日拂晓,第9军直属部队及第54师开始渡河。由于日军飞机不断轰炸渡口及船只,第54师伤亡颇大,且只能乘日机轰炸的间隙抢渡,所以直至当夜,军直属部队及第54师方渡过黄河。11日,日军猛攻第47军阵地,渡口、船只已全被炸毁,第47师及新编第24师无法渡河,不得己退至王屋、邵原公路以北,进行游击,并与第14集团军取得联系。

当日,日军西路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与东路的第35师团在邵原会合。至此,第14集团军的南部后方,全部被日军遮断,黄河渡口亦被日军封锁。在第14集团军北方正面的日军33师团,5月7日晚,由阳董封向第98军阵地进攻。10日,日军由董封突破阵地,进至煤坪。该军转移至横河镇东南地区。此时,左邻第5集团军己陷于混战。卫立煌电话指示,令“14集团军主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转移,就地补给,另整态势”。刘茂恩遂令第15、第98军准备北进,令第43军在同善镇、灵官庙之线拒止北上日军,另令在太岳山区的第93军南下接应。12日夜开始北进,但被日军阻止,折还横河镇一带,仅有2个师于13日到达沁水以北地区,其余被阻于中条山区内。14日以后,日军一面封锁黄河各渡口,一面继续围攻山区内的中国军队。山区内的各部队损失甚巨,乃化整为零,分头突围,向太岳、吕梁山区及黄河南岸转移。至28日,战况趋于沉寂,中条山会战结束。

此次会战,日军仅伤亡4000人左右,而第一战区则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

5月28日,蒋介石在会战结束的当天检讨作战失败时说:这是“抗战史中最大的耻辱”。导致惨败的原因,除兵力薄弱、装备劣势外,高级将领指挥失当、准备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中条山区东西长约170公里,而纵深不过50公里,背水为阵,而后方“各渡口生死攸关之桥头堡毫不注重而且未闻有何工事”,“中条山山地险要,各部与敌对阵将近3年,而并未积极加强阵地工事构筑”。直至日军即将开始进攻之5月初,中条山内各军、师均无战备存粮,以致战斗开始几天,即告断炊。5月7日会战开始,5月11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就向蒋介石致电说:山区“苦无存粮,大军已绝食3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枵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散之虞”。从会战开始前,至会战开始后,第一战区未实施任伺有力的主动措施,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对日军主力的集结、进攻,竟然企图令各军用一部兵力实施游击来打破,焉有可能。各集团军均未控置足够的预备队,阵地一旦被敌突破,即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