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作战,最难熬的还不是联合国军近乎疯狂的进攻,最难熬的是志愿军的“三缺”:一缺吃,二缺穿,三缺弹药。

这是对志愿军精神意志和生命极限的考验。

一缺吃。联合国军不但用飞机大炮猛轰志愿军各阻击阵地,还将阵地与后方的通路用强火力封住了。要向阵地上运送急需的给养,可谓难上加难。第42军第370团的战士们,只是在刚进入阵地时,吃了一顿高粱米饭,这是他们在阵地上吃的唯一一顿饱饭。接下来的四五天中,战士们竟然连半饱、少半饱,也吃不上。

29日凌晨,炊事班冲过炮火封锁线,将一草袋子土豆和半袋子萝卜www•99lib•net,送到了4连阵地上。

连长李兆勤命令:干部们一个也不准吃,全部分给士兵。这样,每个士兵平均分到了两个土豆和半个萝卜。此时此刻,两个土豆和半个萝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战士的生死。

有了生路,先让给士兵,将死路留给自己。这,就是那时的领导干部与群众、官与兵的关系。

这样的干群关系、官兵关系,正是如此弱小的志愿军能打赢美国人的重要秘诀,这正是为什么志愿军士兵不怕死的重要原因。

现在常听领导大会小会说,一定要密切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怎么密切?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九九藏书网刻,看看志愿军将领是如何处置的,就知道了。

面临生死时,干部不顾一切,先冲上去,血肉联系自然就密切了;

面临好处时,干部不顾脑袋不顾腚,不怕牺牲地冲了上去,那还密切个屁!

整个第124师,此时口粮也仅够吃三天的。

为将粮食多一点供给一线,第42军军部要求:军指挥机关,包括一把手——堂堂的大军长,每人每天仅供给4两;二线部队,每人每天供应6两;一线官兵,每人每天供应8两。

当然,每人的8两粮食,在美国人的封锁下,根本不可能全部送上阵地。

在这场战争中,第42军军长吴瑞林,也是缺吃少穿、连累带饿,竟然口吐鲜血,险些命丧战场,把大家吓坏了。但他仍然坚持饿着肚子,将仅有的粮食供应给一线战士。

后来毛泽东接见吴瑞林时,非常心疼,要求他不能再这么干了,指挥官的身体还是要保证。

吃的没多少,喝的也没多少。

阵地上根本没有水,供应也被封锁,上不去,战士们个个渴得嘴唇干裂,难受异常。渴得实在受不了时,不少兵士竟然将自己的尿给喝掉了。

连饿带渴,还要高强度地打仗,实在是太难受了!

那是一个精神至上的年代,那是一个英雄主义的年代,面对着近乎疯狂的强国强敌,志愿军将士在饿渴得眼冒金星的情况下,只要一看到敌人,一有作战任务,仿佛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就精神抖擞地进行战斗了。

他们的念头只有一个:打垮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