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黑夜1》讲述了太多段成式编撰的故事,本篇就讲他本人的一个传说。

太常卿段成式,相国文昌子也,与举子温庭筠亲善,咸通四年六月卒。庭筠居闲辇下,是岁十一月十三日冬至,大雪,凌晨有叩门者,仆夫视之,乃隔扉授一竹筒,云:“段少常送书来。”庭筠初谓误,发筒获书,其上无字,开之,乃成式手札也。庭筠大惊,驰出户,其人已灭矣,乃焚香再拜而读,但不谕其理。辞曰:“恸发幽门,哀归短数,平生已矣,后世何云。况复男紫悲黄,女青惧绿,杜陵分绝,武子成覠。自是井障流鹦,庭钟舞鹄,交昆之故,永断私情,慨慷所深,力占难尽,不具。荆州牧段成式顿首。”自后寂无所闻。书云“覠”字,字书所无,以意读之,当作“群”字耳。温段二家,皆传其本。子安节,前沂王傅,乃庭筠婿也,自说之。(《南楚新闻》)

段成式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与温庭筠关系最好,可谓终其一生的挚友(段成式之子段安节娶温庭筠之女)。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六月,一代作家去世。温庭筠伤感不已。他回想起大中十三年(859年)生日那天,段成式特意派飞骑给他送来一块古墨,而他回送了九盒搜罗而来的志怪故事。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友最喜欢这个。现在故人已去,唯有追思。这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长安大雪飘飞,天快亮时,有人叩温家大门,仆人从门后窥望,见有一双手呈上一只竹筒,说:“这是段大人叫我送来的。”仆人从门缝接过竹筒,送与温庭筠。温庭筠开始以为弄错了,因为老友已去世半年。但打开后,正是段成式的笔迹。温庭筠急忙出户,但大雪茫茫,又去哪寻找那送信人呢?回屋后,他焚香拜读,却不解书信之意。书信原文如此:“恸发幽门,哀归短数,平生已矣,后世何云?况复男紫悲黄,女青惧绿,杜陵分绝,武子成覠。自是井障流鹦,庭钟舞鹄,交昆之故,永断私情,慨慷所深,力占难尽,不具。荆州牧段成式顿首。”

在这里就不翻译这封书信了,因为连温庭筠都看不懂。温庭筠在伤感中露出一丝苦笑:“段兄啊,你自是博学,只是这幽冥来书,为什么还写得这样深古呢?”据说这封段成式的幽冥来信后来被拓了一份,原件保存在温家,拓本保存在段家。这则故事是段成式之子段安节亲自诉说的,见于晚唐五代尉迟枢所著的《南楚新闻》。我情愿相信这是段成式给温庭筠开的玩笑。作家于懿宗咸通四年六月去世,生前作为志怪作家,死后当然更有资格来点怪谈异闻,这一次主人公不必再是别人,可以是自己了。

关于段成式,我们又知道些什么?

晚唐五代刘崇远所著的《金华子》中有记载,有一天,段成式与朋友在庐陵某山寺游玩,见到一块石碑,其中有两个古字不认识,段成式长叹道:“此碑无用于世!”朋友问为什么,段成式答:“此二字连我都不认识,它还有什么用呢?”

段成式集志怪作家、博物学者、社会记者于一身,而且非常热爱生活。《酉阳杂俎》中有记载如下:“异蒿,田在实,布之子也。大和中,尝过蔡州北,路侧有草如蒿,茎大如指,其端聚叶……折视之,叶中有小鼠数十,才若皂荚子,目犹未开,啾啾有声……”说的是他赴任途中路过蔡州,发现路边有一棵异草,于是下马俯身观察其特征,还在草叶中发现小老鼠数十只。这样的生活情趣和对大自然之爱,在刀光剑影、官场争斗的古代,大约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在浩瀚的历史中,总有一些人是非常厉害的,但出于种种原因而寂寞于后世。段成式是其中一个。当时与他齐名的李商隐,现在已是最著名的唐朝诗人之一,在一些人眼里甚至超越了李白和杜甫;而他的老友温庭筠,因为是唐朝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开辟了宋词之路,而在历史上也具有独特地位。段成式呢?“平生已矣,后世何云?”在给温庭筠的幽冥来信中,也许他已预想到自己的这种孤独了。但他很坦然,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后人又能说些什么!只是我愿意相信,正是因为这种孤独,才使他的身影在千年后越来越高大。

年轻的时候,段成式喜欢打猎,其父宰相段文昌很担忧,但考虑到孩子已成人,又不便当面斥责,于是找来身边的幕僚,传话给段成式,让他莫荒废学业。幕僚告知段成式,他唯笑而已。第二天,段成式打猎如故,所带鹰犬更多。回来后,段成式送给幕僚一对兔子及一封书信。幕僚开信,见文辞优美,旁征博引,字字珠玉,于是回报段文昌,并展示书信。看完后,宰相父亲放声大笑:“再无忧矣!”